心肌梗死又叫心肌梗塞,心肌梗塞(myocardialinfarction)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数据显示,近年来年轻人的发病率正以每年至少5%的速度增长,职场精英正成为急性心梗的高发人群,甚至还有20岁的急性心梗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
现代社会,中青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有:
1
现代社会的压力增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竞争力不断增加,年轻人在社会、家庭及工作岗位上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2
体力劳动或运动减少
现代人出门坐车,进门乘电梯,体力劳动大大减少,而且营养条件也较以前大大提高,若是不热爱运动,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疾病就紧随而来。3
不健康饮食及环境污染
膳食结构中多油脂、少膳食纤维、高盐等均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再加上环境污染的侵害,易引起血管、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生理机能紊乱。4
吸烟
吸烟也是一项重要的原因,烟中的有*物质可破坏血管内皮,进而诱发冠脉的狭窄堵塞,引起心肌梗死。5
大便用力
在临床经常能遇到大便用力诱发的心肌梗死或心衰,大便用力会增加心脏负担引起心肌缺血加重,诱发心肌梗死。所以,冠心病患者一定要保持大便通畅。6
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会增加胃肠负担引起腹胀等症状,同时也会增加心脏供血减少,导致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引起心肌缺血加重,从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有三次报警发现任何一次都能救命1
第一次报警:无声的报警
长期抽烟酗酒、久坐不运动、肥胖、不健康饮食、熬夜压力大,如果这些习惯越多,那么说明得冠心病的风险越高。所以一定要尽快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如果父母在55岁之前得过心肌梗死或放过支架搭过桥,更需要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2
第二次报警
明知三高不控制,或已知冠心病而未正规治疗
有很多人明知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但是却从不在意。殊不知,三高会导致血管垃圾加速增加,进而导致心血管狭窄,引起冠心病。
有部分人已经确诊了冠心病,却不按照正规的方案治疗,甚至选择什么保健品来治疗冠心病。最终会导致冠心病加重,甚至形成血栓,引起冠心病。
所以,要主动的测量血压、血糖、血脂;三高不控制就是心梗早期的报警;冠心病不正规治疗,就是心梗在报警。
3
第三次报警:反复发作心绞痛
心肌梗死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心绞痛,每一次心绞痛都可能是心肌梗死最后一次报警!事实上,心绞痛并不仅仅是心前区疼痛,有一些心梗预兆,完全意想不到,但是却能要命!意想不到的心梗预兆1
双耳突聋
有很多心绞痛患者都会出现听力下降,有的双耳嗡嗡响,术后马上症状消失。2
脐周疼痛
对于心梗的高危人群,如果出现脐周疼痛,要高度怀疑心梗前兆。3
脚底疼痛
这种症状虽然不多见,但并不是个例,有部分患者都反映会出现脚底针刺一样的疼痛。4
睁不开眼睛
虽然目前无法考证心脏缺血和眼睛之间的关系,但是提醒大家,如果眼睛突然看不清了,甚至睁不开了,要注意一下心脏。5
胸口被胶带缠绕
胸口感觉被胶带缠绕,或有一种被束缚感,要当心是心梗的预兆。6
牙痛
出现牙痛,尤其是高危人群,先要排除心肌缺血的问题,尤其是牙痛的部位确实存在牙病,特别容易误诊漏诊。7
头晕头痛
头晕是很多疾病中都能见到的症状,可能是心梗的征兆。高危人群伴有头疼的,也要注意可能是心梗的征兆。8
左上肢无力
左上肢无力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很多患者表现就是左侧肩胛骨和左上肢的难受、酸胀、有的使不上力气,检查发现是心肌缺血。通过药物或者手术改善之后,症状很快消失。9
突然变懒,乏力
这个症状在高龄老人当中比较常见。而且没有其它心梗症状与不适,唯一的感觉就是乏力,嗜睡,不想动,这时就要高度警惕心肌缺血问题。当心梗发生该如何急救?如果发现家人、朋友突发急性心梗,应该保持镇定,实施急救:1、拨打,医院、急救中心联系,请医院救治。2、就地平卧:立即让患者就地平卧,严禁搬动,因为任何搬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危及患者生命。3、镇静:如有家用常备药箱,立即让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或舌下喷入宽胸气雾剂。同时口服1片安定片,帮助患者镇静。4、吸氧:如有条件应立即吸氧。5、人工呼吸:如患者心脏突然停止跳动,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直至医生到来。
End
本公号文章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谨遵医嘱!
RECOMMEND推荐阅读1肝癌合并癌栓如何成功治疗?2肿瘤患者出现口腔黏膜炎怎么办?3治疗脑转移所致脑水肿只知甘露醇、利尿剂?yinta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