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快慢rdquol [复制链接]

1#
北京扁平疣医院那家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404/8813087.html

阮小芬医生科普小课堂

我们知道心律失常依据心率的快慢,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心跳过快的时候称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心跳太慢的时候被称为缓慢性心律失常,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

其实我们临床上经常还会见到一种心律失常,表现为心跳忽快忽慢,心率高低起伏,有的是先快后慢,有的是先慢后快,心率像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也就是我们说的“快-慢综合征”和“慢-快综合征”。

这两种疾病在名称上非常相像;很容易混淆,而临床表现上也有共通之处,它们都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

但是两者还是有本质性的区别,所谓的“快-慢综合征”是指平时心律、心率正常者在快速性心律失常终止、恢复窦性心律之前出现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窦性停搏等缓慢性心律失常,而慢快综合征是指原发性窦房结功能障碍的患者伴继发了快速性心律失常。

在临床工作中,快-慢综合征与慢-快综合征极易混淆,而两者在病因、发病机制、表现、治疗和预后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正确认识两者的异同,对临床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慢-快综合征和快-慢综合征的主要区别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先后顺序

用一句话总结:慢-快综合征是原发性窦房结功能障碍伴继发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而快-慢综合征是原发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伴继发性窦房结功能障碍。

“慢-快综合征”这一概念是由Ferrer在年提出的,是由于正常心脏起搏点-窦房结和周围组织发生基础病理改变后导致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窦性停搏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当病变进一步累及心房肌、房室交界区时,会在缓慢心律失常的基础上发生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房颤、房扑或其他室上速),其中阵发性房颤最多见;

也就是说,“慢-快综合征”中快速性心律失常是在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基础上被动发生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动过缓或过速引起的脏器缺血表现,如头晕、乏力、心慌、胸闷等;慢-快综合征通常发生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老年人,平时心电图可发现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传导阻滞的证据。

年,KaplanBM首次提出了“快-慢综合征”的概念,是指快速性心律失常(主要是房颤)突然终止后在恢复正常心跳之前出现的一段长间歇(即窦性停搏),这时候病人会出现胸闷、头晕、眼花、眼前一过性发黑、甚至晕厥的症状;

“快-慢综合征”中快速性心律失常(房颤、房扑或房速)是在正常心跳的基础上主动发生的,而发生在快速心律失常之后的窦性停搏主要是由于窦房结的功能被一过性抑制所引起;“快-慢综合征”通常发生于相对年轻的患者,大多无器质性心脏病,平时心电图正常,没有窦性停搏或传导阻滞的证据。

对于“慢-快综合征”而言,起搏器植入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对于“快-慢综合征”,针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消融治疗可能是首选治疗策略,但是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外也要根据随访结果决定是否需要植入起搏器。

本文作者:阮小芬医生

转载自:医声相伴催松说

-本篇相关视频推荐:

急性心梗影响独立因素预测

冠脉微循环患者生存率显著更低?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心希望学苑视频号,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