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城里的衢籍专家刘裕贵 为“神九”轨迹图编程
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发射。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汇集了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学者精英,他们为 神九 飞船的发射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不乏衢籍专家。
不大的个人空间,一台电脑。一个眼镜男坐在电脑前,全身基本都是静止的:两眼紧盯着屏幕,双腿弓着,只有两只手在翻飞,噼啪噼啪地猛击键盘,屏幕上随即出现一串串外人无法解读的代码。
在普通城市里,这是大家熟悉的编程员形象。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技术部软件室,浙江衢州人刘裕贵,通常也是这样的造型。
不过他编的程序,不叫机器人踢足球,也不是作智能节能等民用,而是要将航天器系统的状况、弹道痕迹等情况,转化成普通人也能一目了然的信息。比如 神九 飞天,在人们的肉眼已经看不到它行踪的时候,全国百姓都能通过电视镜头,看到后方操控中心的一块指挥显示屏幕。这块屏幕上时而有航天器的飞行轨迹线性图,时而有太空的二维地图,这些信息,就是刘裕贵他们软件室的产品。
刘裕贵31岁,高高瘦瘦,带着一副黑框眼镜,你不问他话,他从来不多说,你看着他的时候,他就冲你微微一笑。
讲起工作,刘裕贵健谈很多。 从技术角度来讲,我们和外面的编程员没有区别。 刘裕贵说,软件室做的各种软件,会组合成一个类似站的平台,指挥员、工程师等工作人员,需要哪块信息,直接点击,就能调出他们 翻译 好的专业工程信息,一般有表格、曲线、地图、流程图。
但是身在发射中心里的编程员,压力比城市里的IT男还要大, 任务期通常很紧。并且我们的软件,一定要保证可靠。我们出了错,就会影响到后方对航天器的指挥,后果不堪设想。
比如5月份的时候,上面下达了一个任务,要把一批弹道轨迹数据,编译成文件。通常完成这个编程,起码得要个一周,但刘裕贵只有两三天时间。所以刘裕贵的这份编程工作,是不出意外的加班加点,和一根时刻绷紧的、随时要爆发的BUG(漏洞)作战的心弦。
他告诉我们,长征2F火箭带着 神九 上天以后的3个小时里,是软件室工作人员最紧张的时间段, 一是保证给后方提供的各种类型数据、信息不出错,如果BUG(漏洞)爆发,你要有比它强大得多的办法压制住它。
刘裕贵有个3岁的女儿,叫冰冰,下半年要读幼儿园了,是一个很顽皮的女孩子,也不怕生,这是航天城里很多小孩子都具有的特点。冰冰在玩耍时,会扯开嗓子大叫,非常有穿透力,刘裕贵憨厚一笑: 小姑娘就这样,管不了。
刘裕贵说,女儿跟妈妈比较好,可能跟自己工作忙有关系,有时候任务紧,他要忙到凌晨一两点,等回去时,老婆跟女儿已经睡了, 我得轻手轻脚,怕吵醒她们。
( 叶玉跃 梁建伟 章咪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