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据我国年发布的《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截至到年为止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高达3.30亿,有4成左右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会突发心梗,这个让人触目惊心的数据,真实的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报告中强调,除了要提高医疗水平,改善医疗质量之外,还要加强健康知识普及,积极控制会给血管造成危害的习惯。
预防心血管疾病,远离这3个习惯
1、抽烟
烟草中含有的物质,进入体内之后会给体内血管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
尼古丁、焦油等物质进入血管之后,它们进入血液之中,会导致血管发生痉挛,血管内腔狭窄,血液流动对血管壁的压力增加,久而久之,血管弹性逐渐下降,体内血压将不受控制,容易诱发高血压的出现。
同时这些化学物质还会导致血液的黏稠度增加,体内血液的循环速度下降,导致动脉血管容易出现粥样斑块硬化,增加血管堵塞的风险。
2、饮酒
在对我国51万人民,进行了为期十年的调查中发现,饮酒与24%的心肌梗塞有关。
喝酒不仅会伤肝,对血管的伤害也非常大,特别是心血管。
南方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赵益业:“酒精进入体内后会刺激血管壁,使血压变得不稳定,体内的血压忽高忽低,波动负担大,会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肌梗塞等疾病”。
3、高钠饮食
近30年以来,我国人民的饮食结构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平均家庭烹调用盐高达30g。
盐分是人体补充钠元素的最直接的方式,经常食用高盐食物,体内钠离子含量增加,容易导致血管壁肿胀,血管内腔变的狭窄,诱发高血压等血管疾病。
体内血压长期过高,血管进一步被“损害”,突发心梗的概率也会被提高。
身体9个地方疼痛,或是心梗“预兆”
胸痛是心梗标志性的症状,但通过对心梗患者的观察中发现,一些心梗患者在发病前夕表现的并不只是胸痛,身体的其它部位也会出现疼痛,以下症状,占一个,也要及时警惕。
◇心前区疼痛
◇前胸、左肩、左腋下疼痛
◇胸骨后、颈部痛
◇后背痛
◇上腹部疼痛
◇颈部痛、咽喉痛
◇下颌痛、牙痛
◇偏头痛
◇左下肢、左腹股沟疼痛
养护血管,坚持以下3个习惯
1、多喝水
喝水不仅可以补充体液,还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弹性的作用。
喝水时,在水中泡一些有养血管效果的植物,喝水对血管的好处会翻倍。
菊花中养血管价值最高的要属云台冰菊,它是怀菊中的亚种,含有菊甙、生物碱类、氨基酸等养护血管成分,产自河南的它,被誉为“菊花贵族”。
经证实:
菊甙和生物碱类有促进血管扩张,减少体内毒素,加速血管壁细胞进行自我修复的作用;
氨基酸可以软化血管,预防血管硬化,减少血管内有害的胆固醇和脂肪,效果极佳。
开水冲泡,每天喝,血管会跟你说谢谢。
2、常运动
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对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运动时,体内的脂肪得以消耗,对减少缓解血管血栓的形成有很大的好处,同时运动还可以提高血管弹性,提高血管细胞的活性。医院副主任医师张迎春提醒:血管基础差的人群,在进行运动的时候要注意运动强度,剧烈的运动可能会加重血管受损程度。
3、保持好心情
心情压抑、情绪激动,会导致体内的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将这一信号传送到心脏,心脏受到刺激之后,心脏中的交感神经纤维末梢会释放肾上腺素,它会作用于心脏,导致心跳加速,促使血管出现痉挛,增加心梗的发病风险。
所以平时养护血管一定要稳定好自己的情绪,一般情况下,情绪平稳之后,这些刺激就会消失,但若是经常处于这种状态之下,会给我们的血管系统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小知识:泡脚
常泡脚也可以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泡脚可以很好的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血管压力。
除此之外,泡脚还有缓解疲劳和情绪的作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血管健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