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一个上午,10时左右,医院急诊科董医生突然听到输液室的护士来喊,有病人出现胸闷,呼吸不畅……
正在输液的王阿姨此时已经被护士扶到了旁边的留观察床上,她是因急性支气管炎来院输液治疗。这是第二天输液(头孢曲松2.0g+左氧氟沙星0.5g)。输完头孢曲松约五分钟,便出现上述症状。
“同样药品,第二天输液,会是输液反应?过敏反应?还是其他?”带着疑问,董医生详细询问了王阿姨。原来王阿姨早上临出门前感到头晕恶心,想着会不会中暑了,便自行口服了一支藿香正气水,医院输液。双硫仑样反应!立即给予王阿姨静注地塞米松,胸闷未见好转,并有加重趋势,立即转运至抢救室。给予吸氧,心电监护,测血压。发现患者呼吸急促,血压一过性升高后迅速下降至90/60mmHg以下。这是一例严重的分布性休克。
随后立即静注肾上腺素0.5mg,继续静脉输注地塞米松10mg以及大量补液等治疗。期间患者出现一过性晕厥,持续时间约2秒,心电监护提示有短暂性室速,再给予硫酸镁抗心律失常。
经过约5分钟的抢救,患者呼吸、心律、血压趋于稳定,稳定后转入内三科治疗。幸好抢救及时,三天后王阿姨情况好转,出院。
藿香正气水+头孢=中毒!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由于应用药物(头孢类)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或接触酒精),药物干扰了酒精的代谢过程,导致的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
但王阿姨并没有饮酒,为什么会发生双硫仑反应呢?藿香正气水为中药成分解暑药,其药品说明书明确注明:本品含乙醇(酒精)40%~50%。
双锍仑的作用机制
双硫仑在与乙醇联用时可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分解氧化,导致体内乙醛蓄积而产生一系列反应。
许多抗菌药具有与双硫仑相似的作用,用药后若饮酒,会发生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及死亡等,其严重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关系,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及对乙醇敏感者更为严重,这种反应一般在用药与饮酒后15-30分钟或静脉输入含乙醇的注射剂时发生。
反应药物
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有头孢类和咪唑衍生物。头孢菌素类药物中的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先锋Ⅴ号)、头孢拉啶(先锋Ⅵ号)、头孢美唑、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头孢甲肟、头孢孟多、头孢氨苄(先锋Ⅳ号)、头孢克洛等,其中以头孢哌酮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报告最多、最敏感。如有患者在使用后吃酒心巧克力、服用藿香正气水,甚至仅用酒精处理皮肤也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磺啶、头孢唑肟、头孢克肟,因不含甲硫四氮唑基团,在应用期间饮酒不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另外甲硝唑(甲硝唑可抑制酒精的代谢,服药后饮酒可能出现腹痛、呕吐、头痛等症状)、替硝唑、酮康唑、呋喃唑酮、氯霉素、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苯乙双胍等均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