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房颤的诊断与治疗
TUhjnbcbe - 2021/3/22 3:17:00
中医治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30918/4259912.html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称为21世纪的心血管流行病。年龄越大,房颤的患病率和发病率逐步增加,约1/3的患者中风后才被诊断为房颤!年2月24日上午,医院微课堂直播第一百五十六期,由心血管内科一病区袁清茹主任给大家讲述房颤的诊断与治疗。

什么是房颤?

正常情况下,心跳规律,心率60-次/分。房颤心房无规律的,快速的跳动,为一种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房率可达~次/分。

引发房颤的常见病因

常见病因:影响心脏的疾病,包括心衰、心脏瓣膜病、高血压等。其他病因:肥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甲亢、吸烟、饮酒、久坐、过度劳累、情绪低落等。

其中,高血压是房颤患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增加房颤发生率14%,血压升高10mmHg,房颤风险增加1.21倍,控制血压可减少房颤发作。

糖尿病对房颤也是甜蜜的负担:糖尿病使心房间质纤维化,传导缓慢,促使心房重构,糖尿病使房颤发生风险增加34%,病程每延长一年,房颤发生风险增加约3%。

房颤的症状和危害

一、房颤的症状

房颤引起的心率异常是产生症状的重要原因。表现有:心悸、乏力、胸闷,活动后易疲劳;头晕、黑矇、晕厥;入睡困难和心理困扰。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房颤患者是没有任何症状,也可导致诸如卒中和死亡等严重后果。无声息的危害您的健康,所以又称为“隐形杀手”。

二、房颤的危害

01

每5个脑卒中患者,就有1个与房颤相关。房颤持续48h以上,就可发生左心房附壁血栓,左心耳是最常见的血栓附着部位,卒中风险增加5倍,卒中是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

02

心衰和房颤常同时存在,形成恶性循环,心力衰竭风险增加3倍。

03

心肌梗死风险增加2倍。

04

房颤增加认知功能下降、痴呆、阿尔兹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的风险。

05

导致女性全因死亡率增加2倍、男性增加1.5倍。

06

降低生活质量,给社会和个人造成巨大经济负担。

房颤是持续进展性疾病,由于患者长期的耐受,心慌、胸闷的症状反而好转,很容易误认为病情好转而放松警惕,但其实这部分患者恰恰是最危险的,需要及时治疗。

房颤的卒中预防

房颤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房颤患者应定期评估其血栓栓塞风险,预防房颤引起的血栓栓塞事件是房颤治疗策略中重要环节。抗凝治疗是预防血栓的重要方法。

非瓣膜房颤90%以上的血栓来自左心耳,房颤栓塞预防手段:植入装置封堵/结扎左心耳。研究发现,左心耳封堵可使严重卒中事件减少55%。

房颤有哪些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1:抗凝治疗(无奈选择),预防血栓发生,同时有出血风险,需要终身抗凝。药物治疗

2:心律或者室率控制(无奈选择)维持窦性心律:胺碘酮等,副作用大,不推荐;控制心室率:改善症状,但是房颤依然存在,无法避免栓塞。

外科手术治疗:

外科治疗(治本)需要开胸或者胸腔镜手术,创伤较大,目前手术人群较少。

射频消融治疗:

已经开展20年,技术成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通常1%,可以根治,是恢复窦性心律方法。

射频消融是什么?

射频消融是微创介入手术,局麻、皮肤切口小、无需缝合。通过微创导管技术,将很细的导管,通过颈部或者大腿根部血管,放入心脏,对引起心律失常的异常部位发放射频能量,从而根治房颤。射频电流损伤范围在1-3mm,不会造成机体危害。手术时间:2-3小时。术中为局麻,病人全程清醒,但患者在消融中可能会有疼感,主要是在消融心房后壁出现,尤其是后下壁时。疼痛仅有1~2分钟,绝大多数患者能忍受。80岁以下患者是可选择射频消融的,80岁以上要根据个体情况而论。

射频消融的优势:恢复正常心律,成功率远高于药物治疗,首次消融成功率达80%以上;减少或者消除心律失常症状;减少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依赖;降低患者卒中率、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药物等治疗只有短期作用,射频消融术可根治房颤,为房颤治疗带来新展望。

(供稿:社区*支部医养结合发展部王喜慧)

袁清茹:任医师,市九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主任。河南省心脏重症委员会委员,曾在北京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专业。从事心血管内科工作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心力衰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病等多种心内科疾病,有丰富的循证医学治疗经验,尤其对老年、高危、疑难的心血管危重疾病的临床治疗以及心脏超声诊断技术有着丰富的经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在国家核心医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20篇。

坐诊时间:每周一上午、周二全天、周四上午

-;。

王建凯/统筹*敏/编辑排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房颤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