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专访丨朱虹教授不可切除和晚期肝细胞癌的治
TUhjnbcbe - 2021/9/6 16:20:00

编者按: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预后较差的疾病。对于疾病进展至不可切除或者晚期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目前我们有哪些治疗策略?近来火热的免疫治疗在这一人群的应用是否有突破?《国际肝病》特邀医院肿瘤科朱虹教授介绍我国的肝癌治疗推荐和国际免疫治疗最新进展,畅谈个人观点。

?敬请观看朱虹教授访谈

《国际肝病》:对于不可切除或者是晚期的肝细胞癌,您认为我们在现阶段可以采取哪些治疗策略来改善患者的生存?

朱虹教授:首先我要说明的一点就是,我们在这里所说的肝癌都是指的是肝细胞肝癌,它不包括肝内的胆管细胞癌和混合性肝癌。目前对于不可切的和晚期的肝细胞癌来说,我们主要采取的是局部治疗策略和全身治疗策略相结合的方法。局部治疗的策略主要包括射频消融、TACE、放疗等,而全身治疗包括靶向治疗和化疗。

那么目前已经获批的用于晚期肝癌的靶向治疗主要是仑伐替尼的单药治疗和索拉非尼的单药治疗。目前的研究数据表明,索拉非尼的总生存(OS)是10.7个月、客观缓解率(ORR)是7%,仑伐替尼的OS是13.6个月、ORR是41%。尽管已经获得了比较可喜的数据,但是靶向治疗还有可提高的空间。对于化疗,我们中国的指南主要推荐的是FOLFOX方案,这是基于秦叔逵教授团队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而作出的推荐。

此外,我国还有一个比较特色的治疗,就是中医中药治疗。陈孝平教授牵头的一项研究发现,中药槐耳颗粒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也是有效的,因此在我们国家对于一些药物不可及的或因为其他原因不能采取上述方案的患者,也可以采用中医中药治疗。

以上这些研究尽管都有一些比较好的数据,但是研究的结果还是有提高和改善的空间,因此我们也在不断地探索新的肝癌治疗方法。可喜的是,年的APPLE会议上公布了一项免疫治疗联合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方案,那么在这样一个研究中我们看到了很好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

《国际肝病》:请您解读一下这项免疫治疗联合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研究?

朱虹教授:这项免疫治疗联合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研究(GO研究)实际上是一个国际多中心的1b期临床研究,共纳入了例不可切除和晚期肝癌患者,主要的研究目的是评价抗PD-1的阿特珠单抗联合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贝伐珠单抗(“T+A”方案)对不可切的和晚期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GO研究在去年的ASCO会议和ESMO会议上就已经有数据报道。基于前期惊人的研究结果,美国FDA将“T+A”方案评价为具有突破性疗法的治疗方案。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T+A”方案被批准为直接能够进入Ⅲ期临床研究的方案,Ⅲ期临床结果将于今年11月份召开的ESMO-Asia会议上公布。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在疗效上,我们看到OS可以达到17.1个月,ORR是36%,而这其中有12%的患者获得了完全缓解(CR)。对于晚期不可切除的肝癌,有12%的患者获得了CR,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结果。那么在24%的部分缓解(PR)人群中,也有4例(16%)达到了接近CR的一个水准。因此,“T+A”方案的疗效是非常好的。

GO研究是与免疫联合治疗相关的研究,将其与比较相近的仑伐替尼加PD-1的研究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仑伐替尼加上帕博利珠单抗的ORR是26.9%,而“T+A”方案的ORR是36%,较前者提高了将近10%,因此“T+A”方案获得了非常不错的疗效。

此外,在这项研究中,持续缓解时间(DOR)没有达到终点,这表明在这样一些人群中还有一部分患者处于一个持续缓解的状态,这与我们免疫治疗通常具有持续性的疗效的这一特点相符。

在肝癌应用免疫治疗时,我们通常会对这样一个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存有顾忌,原因在于肝癌的发生过程,特别是在亚洲国家,通常遵循从肝炎到肝硬化到肝癌这样一个三部曲,而在这一过程中,机体的免疫反应是始终参与的,所以免疫微环境非常复杂。那么从前面的疗效上来看,免疫治疗已经取得比较好的疗效,因此这样一个疑虑我们打消了。那从不良反应(AE)上来看,我们特别担心是不是有一些不可控的AE发生,是不是有一些严重的AE发生?

从GO研究看,尽管有96%的AE发生率,但是3~4级的AE发生率也并不是很高(39%),而且我们特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访丨朱虹教授不可切除和晚期肝细胞癌的治